安防視頻監控係統中的24h全天候攝像機

 行業動態    |      2022-06-22
有些日夜兩用型攝像機在其內部分別安置了彩色和黑白兩種不同的CCD圖像傳感器,並通過分光棱鏡使兩片CCD同時感光。在白天光照度合適時,彩色光路可以正常輸出彩色視頻信號,而夜晚光照度不足時,攝像機可以自動切換到黑白光路。由於此時的感光單元為黑白CCD傳感器,因此它可以在紅外燈的輔助照明下,輸出清晰的黑白視頻信號。由於這種攝像機的內部除視頻處理等部分電路可以共用外,其他部分彼此獨立,幾乎相當於兩部獨立的攝像機,因此價格較貴。目前,多采用晚上切換開紅外截止濾光片的日夜轉換型彩色攝像機,即白天圖像彩色,夜晚無光黑白。

監控攝像頭




一般攝像機在攝取黑色背景下的明亮目標通常都會產生Smear(拖影)現象,即在明亮目標上下出現白色條紋。Smear現象是多餘光線折射至CCD的垂直變換記錄器上造成的,也就是由於CCD積累光生電荷不能及時釋放所致的。為解決此問題,索尼公司首先成功推出了Hyper HAD(Holo Accumulate Diode,空穴積累二極管)CCD技術。在該結構中,CCD上的每一個像素上都有-個相對應的被精確定位的OCL(微型)透鏡,使光線集中於拍攝感光區域,令感光度大大提高,即通過改進芯片的結構設計和製作工藝改進了CCD傳感器的量子轉換效率,擴展了光譜響應範圍。


1998年,索尼公司又成功地推出了Exview HAD新技術。這種技術是一種把極高感光度和減至極低的Smear(也稱為拖影、拖尾或光汙染)現象成功結合在一起的全新技術,它采用的延長光譜反應技術使這種攝像機擁有接近紅外波長的感光度。該技術還包含智能控製的數碼背光補償功能(BLC)和超級自動增益控製功能(Turbo AGC),使采用這種技術的各係列攝像機在照度極低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清晰可辨的圖像。該結構的OCL(微型)透鏡具有近乎零間隙結構,從而消除了每個OCL攝取圖像時產生的無影區域,使小孔累積層獲取到最大數量的光線,因此該技術在感光度指標上比Hyper HAD有了幾倍甚至數十倍的增加。


現在的日夜兩用型彩色CCD攝像機大多是利用Exview HAD CCD。圖1所示為超高感度Exview HAD CCD的單個像素結構。


安防視頻監控係統中的24h全天候攝像機
圖1 Exview HAD CCD的單個像素結構


這種CCD傳感器是在Nsub基底(在CCD製作過程中,為減少拖影加了摻雜介質的N型基底,從而提高在近紅外光照下的靈敏度)上再加入一層很厚的N+載流子層,從而使近紅外被吸收並轉換成電能,大大降低拖影現象。由於利用入射光口的雙微凸透鏡,增大了入射到CCD上的孔徑,使CCD得到更大的光照度,從而提高了CCD在低照度下的靈敏度。


圖2所示為兩種CCD的量子效率與波長的關係(即光譜響應曲線),在500-600nm波段,超高感度CCD的光譜響應度提高了30%,在780-950nm的近紅外波段,光譜響應平均提高了15%。由於超高感度CCD的突出特點,所以在完全無光情況F(即0Lx),借助近紅外光照明目標,可以在人眼不可見的波段範圍看到目標視頻圖像。


安防視頻監控係統中的24h全天候攝像機
圖2 兩種CCD結構光譜響應的比較


因此,用超高感度CCD攝像機完全可滿足24h連續監控的要求(白天圖像彩色,夜晚無光黑白)。


值得提出的是,在選擇使用低照度攝像機和紅外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選擇適當的鏡頭。為了提高攝像機對紅外燈及景物的敏感度,應盡可能選用通光量大的鏡頭,並注意在使用自動光圈或電動可變鏡頭時,要盡可能開大光圈的驅動電平值。因為隨著鏡頭焦距的增加,其通光量會相對減少,所以在選擇紅外燈時要留一定的餘量,並注意紅外燈的標稱指標。


(2)紅外燈的選配電源應盡可能要滿足其所需的最小電功率,否則會發生照度距離不夠的情況。


(3)要考慮被攝景物的反光程度,如果目標景物周圍沒有良好的反光環境(如建築物、圍牆、標牌)時,實際使用應考慮一定的距離餘量。